“丁零零,丁零零……”周六,青苹果中文学校的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手忙脚乱地回到座位上。班主任老师在环顾了教室之后,说:“同学们,上课前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吗?”
“我知道,是嫦娥!”我立即举手抢答,没想到刚一说完,就引来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
“安静!王梓辰同学,你的答案不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老师继续说,“言归正传,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今天我们要学习和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跟月球有关,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老师,是清明节吗?”
“老师,是端午节吗?”
“老师,是中秋节吗?”
我们这些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孩子,说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老师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的夜晚不能错过赏月,那可是一年当中月亮最圆、最亮、最美的时刻。” 老师在黑板写下了“中秋节”三个字,紧接着,介绍起了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起源于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大地直冒烟,寸草不生。有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苦难,他登上昆仑山,拉弓射箭,嗖,嗖,搜,一口气射下了9个太阳。”老师说,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昆仑山上的西王母娘娘送给后羿一丸仙药,藏在了家中的百宝匣里。后羿有个弟子叫逄蒙,他一心想把仙药弄到手,趁着后羿不在家,就威胁嫦娥把仙药交出来,眼看逄蒙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吞了下去,就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
,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正当同学们都沉浸在这个神话故事里的时候,老师突然停了下来,她让我们每一名同学,讲一讲各自家乡过中秋节的习俗。有的同学说“吃月饼”,有的同学说“赏月”。我说,在我的家乡福建,中秋节这天时常可以看到一群人举着火把快速奔跑,那叫追野猫,人们高举火把,乞求国泰民安,幸福美满。在我的老家福建,有“博饼”的习俗。传说,博饼游戏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设计的,以让官兵在中秋节尽情戏玩,以后逐渐流传开来,成为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习俗。
中秋之夜的月亮又大又圆,千百年来,一直被赋予了团圆的含义,从东边的大海,到西部的边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吃着月饼,赏着圆月,共同守护着我们美好的家园。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吟诵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
“丁零零,丁零零……”下课的铃声响了。这一堂课,我们从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月,讲到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从后羿射日讲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打击倭寇,跨越了时间,也跨越了空间。我想,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不会丢掉,而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延续下来并发扬光大,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