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May 15, 2024

All Stories

华盛顿中国文化节2023

2023年九月二号,一年一度的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在DC隆重开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传统文化项目以及特色纪念品在这里齐聚一堂,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演队伍在文化节的大舞台上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经过主办方,参展者以及包括CYOC在内志愿者的精心布置,各展位很快的装扮一新,华盛顿文化节的旗帜开始迎风飘扬,期待已久的文化节在歌声中开始迎接宾客的到来。

中国的美食名扬天下,是为大家所向往的。这次文化节给大家提供了尝试各种中国美食的机会。每一个小亭子里都有美食散发的香气,仔细看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比如说北京烤鸭,厨师们现场展示精湛的片鸭技术。将片好的金黄色烤鸭,加上糖,酱,黄瓜和葱放入卷饼中,入口满嘴留香;还有特色凉皮,在炎热的夏天更具吸引力,吃上一碗清凉的凉皮方觉最是爽口;拉面的摊位前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充满期待的人们。走近点就能看到拉面师傅那让人眼花缭乱的拉面手艺,面在师傅的手中越来越长,越拉越细,完全移不开眼睛。另外还有月饼,一排排的肉夹馍,竹叶包着的肉粽,香甜的米糕,还有锅里现炸的春卷,都散发着馋人的香气。厨师们都在自己的展位忙碌着,希望能把特色美味传达给更多的人。品尝到美食的人们脸上也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小吃展位的对面是中国的各种传统艺术展示。有人展示剪纸,各色动物剪纸一字排开。有人演示书法,新墨宝“宁静致远”遒劲有力。有人在现场捏面人,用双手和泥精心捏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人,再给笑眯眯的泥人脸上涂上腮红,让人看着非常喜庆。有画扇子,吸引了特别多小朋友的参与。还有古风彩绘,古装拍照,特色纪念品都让人流连忘返。突然身边传来一阵清香,原来是中国茶艺展示,茶的品种丰富,茶具精美,品茶更有讲究。路的最尽头是刺绣展示,有非常精美的刺绣灯笼,手提包,首饰等。看着那栩栩如生的凤凰,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华盛顿文化节的特色表演更是美不胜收。主舞台有各路艺术家们表演武术,京剧,民族歌谣,民族舞蹈,音乐协奏等。整场晚会由东方卫视全程摄录,节目丰富,表演艺术水平高。最吸引我的是那些精美的中国特色服装和头饰,艳丽的旗袍上有绽开的牡丹和生机勃勃的小鸟,头饰上那精美的珠花,真是惹人羡慕。在街道的另一边和中央都有着精彩的节目进行着。街道的中央有舞狮子和舞龙。金黄色的龙从人群中穿过,给这红彤彤的文化节增添的一份龙的传人的精彩。还有整齐美丽的旗袍秀,各色旗袍配上中国特色的伞,那一摇一摆都散发着东方女性的神韵。

舞台上的表演不断,小吃和那些传统让人不舍,大家都非常的欢乐。历时接近7个小时,文化节在大家不舍的掌声中结束了。志愿者们的小义工们努力的清理垃圾,恢复街道的整洁。我非常感动能看到这么多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非常感谢他们来参加了这次活动。更感谢主办方,参与者和志愿者,是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机会,保障了活动的圆满成功,期待明年再见!

步履和谐:我的竹竿舞之旅

作为一个热爱探索不同运动的城市居民,我无法抗拒参加竹竿舞的魅力。有节奏的节拍,交织的竹竿以及充满活力的舞蹈给了参加者无与伦比的体验。我几乎不知道这个决定不仅会让我发现舞蹈的美丽,而且会发现自己内心的力量。

 通过无数次夏日高温下耐心的练习,教练指导我们完成了六套复杂的竹竿舞。她谈到了竹竿舞的历史根源以及其在促进团队建设方面的意义和节奏模式所产生的冥想特质。当我们练习这些步骤时,我惊叹于竹竿如何成为我们集体运动的延伸—和谐的有形表达。参加竹竿舞不仅可以提供心血管锻炼,还可以增强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舞蹈的节奏性和重复性引起沉思状态,还可以促进正念和减轻压力。当我与竹竿和音乐融为一体时,就会产生一种喜悦和成就感,真的有助于积极的心理健康。 

等中国文化节日的那一天到来,在庄严的国会山下,在当地人和游客的混合观众群热切地等待着这种文化融合的展示时,现场气氛充满了兴奋。 

音乐开始时,我感到精力充沛。竹竿在有节奏的舞蹈中咔嗒作响, 我们的团队和谐地前进。那时,在竹子的声音和观众的欢呼声的包围下,我用舞蹈和周围的人建立了深厚的连接。 

出乎意料的是,竹竿舞成为了一面反映我个人旅程的镜子。跳跃竹竿所需的适应性回荡着在城市生活多元化画卷中所需的适应性。我走的每一步,我围绕竹舞旋转的每一圈,都成为了接纳自己生活中的挑战和喜悦的隐喻。 

通过竹竿舞,我发现了一种超越文化界限的社区感。竹子曾经只是一个道具,成为韧性和统一性的象征。竹竿舞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象征着团结,合作和生活的周期性。从历史上看,它是在农业节期间进行的,标志着季节的变化并庆祝收获。当社区聚集在一起参加或观看这种舞蹈时,它会增强团结感和共同认同感。舞蹈不仅使我与美丽的传统联系在一起,而且使我想起了拥抱多样性和优雅地探索生活错综复杂的模式所带来的力量。在一个以久坐的生活方式和数字干扰为特征的社会中,竹竿舞之类的活动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运动机会。身体运动与焦虑症的减轻和内啡肽的释放不仅促进了幸福感,专注于协调和时机的舞蹈更是可以作为一种周到的练习。 

当竹舞的最后节拍在城市公园回响时,我禁不住感到深深的感激——为舞蹈,为人们,为这场在竹竿、韵律和共享欢乐中展开的意外之旅。随着世界应对现代生活的挑战, 拥抱竹竿舞等文化习俗为通往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提供了新的途径。

竹韵:第21届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的生动一天

“人山人海美食飘

载歌载舞又载道

青春洋溢彩裙扬

清脆铃儿响叮当”

这是我妈妈在九月的第一个周末写在她常用的社交媒体WeChat上的。

9月2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也是第21届华盛顿中国文化节成功举行的日子。华盛顿国会山前,人山人海美食飘香,人们载歌载舞感受中华文化。自从1999年中美建交20周年之际,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应运而生,今年是21届也是COVID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中华文化主题线下聚会,地址就在国会山前宾夕法尼亚大道。这是首次专门辟出主干道来举办,拜登总统DC市长还有众多政要发来贺电,新任大使谢锋到场致辞,完全由旅美华府各个民间组织出资出力承办,包括我学习中文的美中实验学校。

早就听我爸爸妈妈说:华府人才济济,华人热情奔放,他们也和很多爸爸妈妈一样在中文学校做义工和组织各种活动。今天在文化节上我深切感受到了五彩缤纷的文化气息。当然,全场最受欢迎的文化沉浸式体验还属我们竹竿敲出的最炫民族风,这就是我和朋友们倾情打造的竹竿舞团。我们代表着载道小记者团组成了特殊的舞蹈队:竹竿舞团,这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舞团。

在李老师和晋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们学习排练了一整个夏天,终于在文化节上表演给大家了,女孩子身著艳丽小彩裙,我们都穿着印着“载道”的文化衫,手上脚上都佩戴着叮当作响的小铃铛,我们在上午中午和下午一共表演了三场,我还在队伍游行的时候吹奏了黑管,女生们跟着音乐跳起圆圈舞。非常开心大家喜欢我们的表演,在演出后我继续挥动着竹竿打出节拍,女生们带领现场的观众一起来跳舞,看着他们欢快地舞蹈,虽然我已经很热出了很多汗而且还有点饿,心里还是激动和兴奋的,中华文化应该有更多人来了解和感受,感受它的美,在世界各地传播下去。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中文,并希望有更多机会到中国乃至到世界各地去走走,了解这多元的世界文化。

妈妈的家乡——上海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被称为世界大都会,也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

。幸运的是,我的妈妈从小就生活在那里,那里就是妈妈的故乡。几天前,我和妈妈相对

而坐,聊起来那个我曾经去过,但已经有点淡忘的城市。

我:妈妈,我知道您的家乡在上海,能不能给我讲讲,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妈妈:上海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也是中国最繁华,最有意思的城市之一。有很多西方

的痕迹,被称为世界大都市。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然后上海的文化叫海派文化。海,

就是海外的意思,上海原来受到很多外国的影响。你可能记得,我们以前曾经一起去过一

个地方叫外滩,就在黄浦江的对面,那里有很多外国式样的建筑,是一百年前外国在上海

开办银行的时候兴建的。

妈妈:在我的记忆中,上海不仅美丽、现代,而且非常接地气。比如,虽然上海那么

大,但做什么都很方便。我记得小的时候,经常看到很多从外地来的人,都喜欢来上海买

东西。他们觉得上海的衣服都很漂亮,而且质量特别好。当时,好多中国的名牌都出自上

海,我作为一个上海人,感到特别自豪。而现在呢,上海还是很繁华,很现代的一个城市

我对家乡难忘的印象是小时候,经常会去外婆家。外婆家是在上海一个非常有名的弄

堂里,弄堂就是小巷的意思。外婆好像跟弄堂里的每一个邻居都很熟。我也记得外婆会讲

一些童谣给我听。现在,我的妈妈、爸爸、外婆和很多亲戚都在上海。

我已经好久没有回上海了,上一次回去还是在2019年,疫情爆发之前。

我:您的学生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吗?

妈妈:对,我是在上海出生,并在那里读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然后高中毕业后,在

我十八岁的时候,就来到美国。我的高中很有意思,那是一所寄宿学校。我跟五个女孩子

住在一个宿舍,住了三年,让我们变得非常亲密,想姐妹一样。

我:您刚才提到您的外婆会讲很多童谣,我也很想听,您可以说一个吗?

妈妈:当然可以。不过,这些童谣只有用上海的方言来说才有味道。

笃笃笃,卖糖粥,

三斤胡桃四斤壳。

吃侬个肉,还侬个壳,

张家老伯伯,

问侬讨只小花狗。

一歇哭,一歇笑,

两只眼睛开大炮。

一开开到城隍庙,

城隍老爷哈哈笑。

我:的确非常有趣,虽然我还不能完全听懂!

妈妈:我家住在上海的一个弄堂里面,上海以前在弄堂外面有一些像美国的“7-11”

一样的小商店,上海人叫“烟纸店”。面积虽然不大,但平时家里吃的用的应有尽有,生

活必需品都可以买到。不过,现在这些烟纸店早就没有了,改成各式各样的便利店。另外

,每年的十月一号时中国的国庆节,我还记得,每年到了这一天上海都会放焰火,大家都

会拿着椅子,跑到大马路上,或者到外滩去看焰火。

如果现在可以回中国的话,我最想回去的地方当然是上海,因为上海是我的的家乡。

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你自己的家乡,因为它是最能安慰你的地方,也是

拥有最多回忆的地方。

我:妈妈你说的真好!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家乡在您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妈妈:家乡在我心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用一句话概括,我的家乡是我的青春,我的家

人,我的朋友,我的回忆和我最难忘,最特别的地方。

文化节上竹竿舞

朋友们,你听说过竹竿舞吗?你会跳吗?今年暑假能够参加跳竹竿舞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更没想到可以在中国文化节上和各民族的人们一起跳舞。

练习的时候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男生要随着节奏拍击竹竿,女生要在竹竿的开合之间完成各种舞蹈组合。学习所有的动作并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练习真的很有趣!但是,一开始练习竹竿舞有些困难。节奏很容易跳错,而且会有各种变化,一不小心就会夹脚。配上音乐就更加容易手忙脚乱!但是大家不断练习,配合得越来越好,最后终于顺利完成了舞蹈。太有成就感啦!

跳竹竿舞也让我打开了眼界,因为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还可以利用竹竿来跳舞。原来竹竿舞是起源于海南黎族,最早是用于祭祀活动,现在每逢节日大家就会跳起欢快的竹竿舞。同学的家长还特地从中国给我们带来了民族服装。穿上裙子,戴上手铃,我们跳得更欢啦!

一年一度的中国文化节上,我们在华盛顿国会山前跳起了竹竿舞!振奋人心的鼓乐和欢快的节奏立刻吸引了很多人加入我们的舞蹈。我拉着小朋友的手教他们跟着音乐节奏跳,他们学得很快,跳得可开心啦!不同年龄肤色的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

中国文化节上和世界各族的朋友们一起跳竹竿舞真是太有趣了!这次经历不但让我亲近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更加传播弘扬了我们的中国文化。

自豪与团结:2023年华盛顿中国文化节之我见我思

在初秋明媚的阳光下,经过疫情的沉寂,2023年华盛顿中国文化节在国会大厦前隆重举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充满活力的展示。 此次活动在国会大厦前布满帐篷的场地上举行,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一次充满活力的展示。 作为中文学校的学生代表,我感受到了丰富的中国文化。 当我接受采访、与不同的参会者互动并体验节日充满活力的活动时,我为我们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在沉浸式的节日体验中,最令人振奋的方面之一是见证了众多非华人参与者热情参与和拥抱中国文化。 对于路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随意的停留。 这是对文化欣赏和尊重的真正表现。 中国遗产、艺术和传统的普遍吸引力得到了充分展示,促进了不同背景的与会者之间的团结感。

通过采访,我了解到许多非亚裔参与者是通过私人关系知道文化节消息的,他们认识这里参加表演和管理的华人,也有人是通过同事了解到的。

此外,很明显,对美食的普遍热爱是将人们全天聚集在一起的一条统一的线索。 他们都非常欣赏高品质的中国美食。 对我来说,这个节日的一大亮点是来自不同地区的一系列令人垂涎欲滴的正宗中国美食。 我品尝了羊肉串、北京烤鸭、小笼包等美味佳肴,以及其他代表中国烹饪多样性的菜肴,从四川的火辣风味到北京的宫廷菜和咸味菜,再到西安的甜咸菜。

除了舌尖上的盛宴, 这里还是一场各种感官的盛宴,提供大量的参与机会,观众可以观看、学习甚至加入中国民间歌舞和戏曲的表演。这种互动打破了观众和演员之间的界限,让交流变得更直接。从别致的纸灯笼到精巧的故宫和天安门等中国著名建筑的模型,人们玩跳棋、围棋传统桌面游戏,学习茶艺和画扇面等等,富有节奏感的锣鼓声在空中回响,身着中国传统丝绸长袍的演员在人群中漫步,到处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舞狮表演增添了激情气氛,书法绘画练习又让人们静心体会中国独一无二的艺术。这一切都增添了文化节的沉浸感,我感觉就像置身于中国新年盛大庙会的热闹之中。

而且,2023 年华盛顿特区中国文化节的真正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能够向与会者介绍古老的中国文化。 我有幸采访了来自马里兰州的传统陈氏太极拳传入,他们亲自展示了最后一位在世的伟大太极拳大师的教义。 他们通过形意相随,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让人一睹代代相传的太极精髓和智慧。

另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接触是在华盛顿特区唐人街的一个狮鼓手团体,其中的非华人成员比华人还多,他们看起来都很年轻,不是在读大学就是刚毕业的学生。 他们对舞狮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确实鼓舞人心,打破了刻板印象,展现了文化欣赏的普遍性。

最后,我有幸与国家围棋中心的一位大使交谈,他亲切地解释了他们传播古老围棋运动的使命。 他们致力于推广这种复杂且刺激智力的游戏,为节日增添了另一种文化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该节日拉近文化差距的能力尤其令人感动。 我有幸与一个非洲家庭互动,他们不仅被这次活动所吸引,而且也接受了中国文化。 他们热衷于我们的衣食住行,热情地与各地表演者合影。 他们出席这个节日充分说明了文化交流的力量,以及这个活动如何成为所有人学习、欣赏和庆祝多样性的场所。 这种社区意识在营造包容性氛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每个人都感到受欢迎并成为更大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2023 年华盛顿特区中国文化节是一次非凡的中华传统庆典,也是一次值得自豪的场合。 作为学生大使,我有幸见证了展现在我眼前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这个节日超越了国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普遍吸引力,不仅培养了我对我的遗产的自豪感,也培养了我对文化团结的力量的自豪感。 这证明了这样一个想法: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我们都可以聚集在一起庆祝和欣赏文化多样性之美。

中国文化节征文

今年的劳动节周末,我有幸成为了华盛顿DC中国文化节的表演嘉宾之一,和我的老师还有五位小伙伴们一起演奏了大提琴曲目《鸿雁》,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演出前,我们每周都去老师家里排练。老师告诉我们这首歌代表着游子对家乡的思恋,我们要表现出深切的思乡情感。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们有信心把曲子演奏好。

文化节的日子终于到来,我们早早抵达了现场。我们有上午和下午两场表演。第一次登上舞台,我既兴奋又紧张,看到好多观众在舞台前面,我的手心直冒汗。然而,一奏起《鸿雁》,美妙的音符好像有了魔力一般,瞬间冲淡了我的紧张。表演也很成功。

文化节那天,我还品尝了各种美味的中国小吃。从小笼包,兰州手拉面到珍珠奶茶,每道都是我的最爱。哎!可惜我中午不能吃太饱,因为下午还有一场表演。中国的美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加深了我对中国的热爱。

除了音乐和美食,文化节还有了许多精彩的表演,包括舞龙,民族舞,旗袍秀,竹竿舞和中国功夫。这些表演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更了解中国文化,还让我认识到音乐的力量。音乐能跨越语言和文化,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参加中国文化节是我一生中特别难忘的时刻,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参加。

振奋人心的中国文化节

2023年9月2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载道”网站竹竿舞团参加了中国文化节活动。 

当天,为了能拍到活动现场的最早的状态,我和妈妈九点半就来到现场,看着每个活动展位忙碌的情景,瞬间浓浓的中国味扑面而来。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同胞在一起,虽然大家都不认识,但是,在异国他乡能在同一时间、地点看到这么多华人真是激动人心啊! 

竹竿舞团已经开始摆好道具,准备就绪了。我今天除了参加竹竿舞表演,还要作为美中实验中文学校萤火虫俱乐部的小记者采访竹竿舞团的表演和古装彩绘,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必须在表演间隙完成,妈妈说我身负重任!

节日活动就要开始了,宽阔的国会山前长长的通道上人流不息,很多人穿着盛装围在各种展位前,吃的、喝的以及代表中国文化元素的各种物品应有尽有。 

竹竿舞就要开始了,随着锣鼓声和音乐声,我们开始了第一轮的表演,竹竿敲起来、我们跳起来,这传统而独特的舞蹈顿时引来了阵阵掌声,大家被这欢快的乐曲声吸引了。第一轮表演下来,我们也为自己的表演激动得不得了,第二轮下来,更多的民众围在我们周围,一遍又一遍的表演更出彩,观众合着音乐节拍不由自主地动起来,看着观众这么热情,我们就邀请他们一起跳,大家参与进来,热情高涨,竹竿的节奏从慢到快,民众的热情参与使我们的竹竿舞高潮迭起,越来越多的群众和我们一起跳,有些人跳一轮不过瘾,再跳一轮。大家的热情就像今天的天气一样热。 

利用竹竿舞休息的间隙我去采访了古风彩绘,听着彩绘老师的介绍,我想起自己第一次彩绘是五岁时去洛杉矶迪斯尼,在脸上画了彩绘,晚上都舍不得洗掉。 

竹竿舞的历史悠久,是畲族舞蹈,节奏欢快,由“载道”网站从准备竹竿、锣鼓等道具到排练,在短短的时间内完美地呈现在中国文化节上的一个独特的舞蹈。 

文化节上除了文艺节目还有各色美食、民族服装、手工艺品等应有尽有,实在让人眼花缭乱。这次中国文化节让我亲身体验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听爸爸讲述家乡的故事

     我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对家乡这个词基本上没有概念。却听爸爸和妈妈偶尔会提起自己的故乡,因此,便有了一丝冲动,希望他们可以讲讲自己家乡的故事。在不久前的一天,我采访了爸爸,听他说了很多关于他的家乡的故事。 

     爸爸出生在香港,那时候,香港的很多地方更像是农村,而现在已经都变成了城市。

    他记得自己的家乡很美,他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头17年。他记得自己是在一栋5层高的公寓楼里长大的,最早时公寓没有电梯,所以他要爬很多层楼梯。在很多周末,他和家人会去父亲的朋友家或祖父母家。他的祖父母和堂兄妹都住在偏远地区的单户平房里。 他记得,自己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出去玩。

    他最后一次去香港是在2019年,也就是COVID大流行之前的那个夏天。2019年,这些村子早就没有了,眼前全都是高楼大厦。他回香港时,见到自己的父母、叔叔、阿姨、堂兄弟姐妹和哥哥,他家的大部分人都还住在香港。

    他告诉我,自己一直在香港读到了中学。香港有小学6年,中学5年,预科2年。在来美国之前,爸爸只念了2年预科学校中的一年,就直接去了美国加州大学。他记得,他的小学是男女同校,中学则全都是男生,这两所学校都是天主教学校。他说,在香港要想学习好,很多都要靠死记硬背。

    他还和我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他大约18-19岁的时候,那是他留学美国后第一次回到香港。当他去看望祖母和堂兄时,堂兄的父亲特意买了一个完整的榴莲,这在香港可是比较昂贵的水果了。他记得,堂兄不停地请他尝尝榴莲,说非常好吃。可当他走进他堂兄的房子时,一股怪怪的气味,有点腥,还有点臭的味道扑面而来,尽管他强忍着坐在屋子里,可是这股味道直直地冲进鼻子,让人实在受不了,只得找个借口溜之大吉。虽然过去了好多年,但当时的情景,他直到今天还记得。

    我问爸爸:“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家乡在您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他说:“香港有我太多的回忆,那座城市和那里的人对我来说非常特别,无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