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是中国新年和其他节日庆祝活动中常见的传统表演。起源于汉朝(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龙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十分活力的典型舞蹈。从祈雨、辟邪的仪式演变而来,龙舞成为了一种在节日和农历新年期间的庆祝表演。人们相信它可以带来好运、繁荣和辟邪。龙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力量、智慧和力量。与西方龙不同,中国龙被视为与雨水和好运相关的仁慈生物。一队舞者抬着一条由织物、箍和竹竿制成的又长又灵活的龙。它们以协调的波浪状运动来模仿龙的运动。一条龙可以从几米到一百多米长,需要多个表演者来控制不同的部分。舞蹈伴随着响亮的鼓、钹、锣,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激动人心的气氛。
